你好!歡迎光臨北京中儀友信科技有限公司!已注冊[登錄] 新用戶[免費注冊]
免費銷售電話
就是要儀器網 >> 新聞資訊 >> 腸道菌群失衡可致免疫系統(tǒng)過度活躍
腸道菌群失衡可致免疫系統(tǒng)過度活躍
[ 2012/5/2 18:23:39 ]
新華社東京4月30日電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專家日前在最新一期美國學術刊物《科學》上報告說,他們發(fā)現一種免疫抑制性受體控制著腸道菌群的構成,如果這種受體缺失,腸道內的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就會紊亂,進而導致全身免疫系統(tǒng)過度活躍。

  該報告指出,人體腸道內生活著500至1000種細菌,它們調節(jié)腸道免疫系統(tǒng)并使其適度活躍,以維持人體健康,腸道菌群的構成對于這種適度活躍非常重要。

  日本理化研究所免疫與過敏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的專家,以腸道內數量巨大、具有抗體活性的免疫球蛋白A為線索并通過動物實驗發(fā)現,免疫抑制性受體PD-1具有維持免疫球蛋白A的質量和控制腸道菌群構成的作用。

  此前的研究表明,PD-1受體能抑制免疫系統(tǒng)的功能,而PD-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,其免疫系統(tǒng)會有過激反應,最終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癥狀。不過,如果把PD-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腸道內的細菌除去,實驗鼠便不會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癥狀。但是,腸道菌群如何對免疫系統(tǒng)產生影響,其詳情一直未獲得解釋。

 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專家以PD-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為對象,研究了其腸道內的免疫球蛋白A和腸道菌群構成。他們發(fā)現,這些實驗鼠體內產生免疫球蛋白A的B淋巴細胞數量和正常實驗鼠基本相同,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數量也與正常實驗鼠相同,但是PD-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體內產生的免疫球蛋白A與腸道細菌結合的能力有所減弱。

  受此影響,腸道菌群的構成發(fā)生變化,益生菌雙歧桿菌減少到幾乎檢測不到的程度,而通常數量較少的有害腸桿菌屬細菌卻增加到原先的400倍左右。另外,PD-1受體缺失實驗鼠體內產生炎癥細胞因子的輔助性T細胞的數量增加到原先的4倍,通常只存在于腸道內的腸道細菌抗體在血液中也被檢測出來。

  專家們根據上述變化得出結論:腸道內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紊亂可導致全身免疫系統(tǒng)過度活躍,進而有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等病態(tài)變化。

  參與這項研究者認為,這些新發(fā)現有望幫助開發(fā)預防或緩解自體免疫疾病癥狀的新方法。專家們還希望今后繼續(xù)深入研究腸道內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對全身免疫系統(tǒng)產生影響的詳情。

版權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就是要儀器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就是要儀器,轉載請注明“來源:就是要儀器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熱門一| 熱門二| 熱門三| 熱門四| 熱門五|


中儀主頁聯(lián)系中儀了解中儀版權聲明友情鏈接站點地圖廣告服務
CopyRight 2003年創(chuàng)立  版權所有  MRO工業(yè)品就是要儀器網